【俗名】長蟲、海青蛇、海蛇、斑海蛇。
【我國分布地】遼寧、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和臺灣近海。
【體長】長0.8~1米,最長可達2米。
【特征】頭部較大,呈三角形,頭背面有三塊圓斑,軀干略呈圓筒形,體細長,后端及尾側扁,尾短細。背部深灰色,腹部黃色或橄欖色。全身具黑色環帶55~80個。
【棲息環境】生活在海洋里。
【食性】捕食魚類和魚卵,主要是以掘穴鰻尾鯰為食。青環海蛇也常襲擊較大的生物。
【對溫度的要求】適宜海水里的表面溫度.L5~25℃為宜。
【繁殖習性】 完全水棲的青環海蛇繁殖方式為卵胎生,每次產F 3~4尾20~30厘米長的小青環海蛇。而能上岸的青環海蛇,依然保持卵生,它們在海濱沙灘上產卵,任其自然孵化。
【功用】 青環海蛇的蛇毒非常昂貴,它的皮可用來做樂器和手一[藝品.蛇肉和蛇蛋可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