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俗名】蘄蛇、五步蛇、翹鼻蛇等。
【我國分布地】主要分布于北緯2 5~3l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和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、臺灣省南部等地。此蛇是我國特有的名蛇。以湖北蘄州產的最為名貴。
【體長】體長l米左右,最長的2米以上。
【特征】顧名思義,尖吻蝮最突出的特征是吻部呈明顯的尖形并上翹。頭部呈明顯三角形,體軀粗短,如細鋤杠,尾短而尖,尾尖最后一枚鱗片側扁尖長,俗稱“佛指甲”,但尾尖是無毒的。背鱗具有強棱,背面深棕或棕褐色,體背中央有一行20多個白色方形大斑紋,實際上是身體兩側具有深色的三角形斑。尖吻蝮的頭側上半部沿眼睛水平線以上顏色非常深,人們不容易看到眼球,常常誤認為它是閉著眼睛的。
【棲息環境】 生活在海拔1()()~13。0米的山區和丘陵地帶,在海拔300~8。O米山谷溪澗附近的巖石、落葉間或草叢中最多,有時在茶園、玉米地及稻田中均有出現。
【食性】食性比較廣泛,以蛙、鼠、鳥類、蜥蜴等為食,而且也有捕食其他蛇的現象。
【活動習性】是晨昏性蛇類,以早晚活動為主,白天常盤卷在巖洞中或陰涼的巖石上,傍晚常棲息于水邊。該蛇對濕度的要求比較高,喜歡在久晴的雨后活動。
【對溫度的要求】喜常溫,怕高溫,在20~25℃時為活動旺盛期,5℃以下進入冬眠,30℃以上鉆進蛇}同棲息。
【繁殖習性】 卵生,8~9月產卵,每次產卵在15~30枚,雌蛇有護卯習性,孵化期為26~30天。
【功用】毒型為血循毒。毒液對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有很好的療效。值得注意的是,幼蛇在出殼l周后就能分泌毒液。 |